棉花糖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天下末年 > 第771章 制略
    陈纪眼睛一眯,静静的看着杨弘,等待着其后话。

    “如今北方局势,吾等汉、赵、周、楚四雄相争,错综复杂,难觅良机。然而,国朝当速速抽身于外,弃此泥潭。”

    杨弘斩钉截铁的喝了一句,如今的北方局势,跟一锅乱粥没啥区别了。不论谁先动手,都要考虑到相邻势力可能做出的举动。但是,楚国坐拥地利,完全可以向大周学习。

    或者说,楚国原先预定的战略目标,不知道在何时突然转了个弯~

    顿了片刻后,杨弘继续说道:“诸君,大汉、周国、赵国实力都不弱。吾等与其相争,难以博利也便罢了,甚至还有可能树敌中原。与其如此,反倒不如抽兵南下,转目长江以南,成故楚之地,拓疆万里。而后,以江南为基,以河洛为矛,再争中原,未尝不可!”

    仔细倾听的陈纪不由的点了点头,杨弘虽然非智绝之人,但目光也没有愚笨到哪里去。不过,很重要的一点,其却没有考虑到。

    江南之地,即是荆扬二州。

    荆州不多说,刘表全力以赴布略襄樊,水陆重兵皆在汉江。其身不死,荆州不乱,楚国便没有机会。

    荆州水师实力太强劲了。

    扬州倒是好打,可关键打下扬州后又能怎么样?如此一来,楚国的疆域范围一样被无限拉长,荆州随时可以截断长江,将楚国分割成两处。

    最关键的是,打下扬州,谁来镇守?

    扬州富庶,又有长江倚为天险,若非忠心之士,谁敢保证坐镇之人不会自行割据?

    “国相,职下以为不妥。荆州刘表手握重兵,又有无敌水师,想要并其地,非数年之功不可。而扬州,纵是占下,荆州刘表大可顺江东下,蚕食扬州。而吾江淮之兵,只能望江兴叹!”

    刘晔站了出来,直言不讳的反驳自己上司的意见。在场的没一个人是傻子,谁不知道取江南以为根基后路,而后北争中原。可关键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代价太大了,甚至很可能还会给他人做嫁衣。

    现在,想要取江南,只能静候天机。

    然而杨弘却是冷嗤一声,问道:“那本相且问诸位,国朝屯重兵与河洛之间,又能作甚?东出虎牢?西拔函谷?亦或者举兵渡江?中原四战之地,一味休养生息,积蓄实力,必然日渐难为。骤时周、赵二国,甲骑俱盛,逐鹿中原,千里沃野,何以阻之?还是说,诸君认为吾等十余万步卒,跑的过天下精骑?”

    “哼!”

    说完,杨弘冷哼一声,回头面向袁术,拱礼言道:“大王,臣以为当伐江东,先尽取扬州。以江左、江右两地,训练水师,打造战船,朔流而上,夺取荆州。于此,国势既成,纵是北方一统,大王亦可坐于南,称孤道寡!”

    袁术眼前一亮,不禁冲着杨弘点了点头。随即看向大将军张勋,问道:“爱卿以为此略如何?”

    张勋嘴角动了一下,有些难以抉择。这可不仅仅是赞不赞同一场军事行动,而是代表着站队啊。

    陈纪代表的颍川士族,明显想要将江淮士族给挤到一旁,要不然也不会有今日的剑拔弩张了。杨弘作为江淮士族的代表人物,又是大王心腹,手中握着很大的优势。但颍川士族也不是好摆平的,比如淮南刘氏,现在看起来已经投到了颍川士族的怀抱。

    自己的选择,将格外重要。

    “启禀大王,臣以为可趁汉、周、赵三国无暇南望之际,调兵攻打扬州。”

    张勋心中琢磨了片刻,选择了杨弘,因为在颍川士族的强压下,即使有大王宠爱,杨国相也颇是吃力。若是杨弘倒了,自己就能独善其身?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……”

    袁术正幻想着大楚雄据江南,凭地万里,以争天下的美梦。心中,也是不由自主的打算偏向杨弘。

    然而,沉默了许久的陈纪突然开口了:“启禀大王,老臣以为不妥!”

    袁术立马生了一丝不满,问道:“陈公以为,有何不妥?”

    “老臣斗胆,敢问大将军,出兵江南。讨伐扬州需兵将几何?防范荆州刘表,又需兵将几何?”

    陈纪一句质问,让张勋也很不高兴。出兵多少,怎么打仗,是自己这个大将军操心的事,哪轮到汝一司徒废话。自己刚刚确定立场,扭头就想插手军中?

    “司徒公,兵家之事,因时因地,本将心中自有筹谋,不劳司徒费心!”

    “哼,扬州刘繇帐下,大将数十员,盛兵四五万,更有江东水师两万余人。七万敌军,吾国朝少说也要布置十万人马,方有一丝机会。而荆州刘表,八万锐卒,三万水师,战船数千艘。而国朝水军,周船虽众,然多为小舰,战力不济。步卒虽广,却要布防千里之境。何以抽大军南下,以望东南?”

    陈纪说完,当即便有人附和,皆不认同杨弘之策。

    可杨弘既然提到这一点,又岂会不准备后手?

    “司徒公所言差异,扬州刘繇,庸碌之徒。手握雄兵,坐地千里,而不图进取,连一区区越帅都束手无策,其能可见一斑!”

    说完,杨弘又面向袁术,言道:“大王,臣举荐一良将,予其兵马一两万,足以平定江东!”

    陈纪眉头一紧!

    这杨弘今日准备的倒是充分,不过楚国有这般良将?

    “噢~国相欲荐何人?”

    “乌程侯孙坚之子,孙策孙伯符!”

    杨弘嘴角微微跳起,道出一人名字,四下立即无音。

    唯独袁术,在愣了约摸二三息后,感慨言道:“非国相所荐,孤几忘伯符也!伯符可在城内?”

    “大王,孙校尉尚在邓县,领卒两千余,震慑荆北诸寇!”

    杨弘特意点了一下孙策的职位以及功劳,随后又继续说道:“大王,前些时日,孙校尉请兵讨伐刘表,为其父报仇雪恨。但臣考虑国朝布略,权且压下了。”

    “嗨,孙文台~可惜了!若今日文台尚在,孤何致于困守中原哉。不过,伯符不负其父威风,雄壮犹甚,孤焉能负其孝心。”

    袁术感慨了一句,说起来当初自己做的也是有些差池。好孙坚归附后,自己不吝厚恩,收拢其心。

    然而,万万没想到,如此一员天下猛将,居然折在黄祖小儿手中。

    “来人,传诏伯符,速来洛阳见孤。另外,加伯符为荡寇将军,国相府准备印绶等物。”

    “大王,孙伯符年纪轻轻,怕是难以委其重任!”

    陈纪适机插口一句。

    孙策……

    杨弘还真是好打算啊!